分表计电厂家力安科技
分表计电平台环易云
功能环保用电在线监测
原理分表计电
政策河北分表计电事实方案
企业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时开时停怎么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该减产的企业不减产怎么办?错峰生产期间应停产的生产设施不停产怎么办?
这一个个令环保监测人员头疼的“怎么办”,如今在济南有了解决的好办法,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电量环保系统安装应用。
“目前全国对重点排污单位实施的是在线监测,但受建设、运维成本等因素制约,只有不到一成的规模以上企业才会安装,超过九成的中小污染源企业尚无有效手段。”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何对污染源企业实行有效?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探索企业非现场执法工作模式,依托智慧环保大数据综合平台建立了济南工业企业用电量系统。今年以来,他们从全市1400多家应急企业名单中,根据没有在线设施企业优先、排污体量大的企业优先等关键要素,选择部分企业安装电量设施,截至目前已经完成301家企业的建设安装工作。
据介绍,该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端和平台端两大部分。在企业端,电量工艺师会结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工艺特点进行建模,识别、采集、上传反映企业生产、治污情况的用电信息。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还为每家企业配置了手机APP系统,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阅企业内部各生产设施和治污设施的运转情况,主动做好环保治理工作。
在平台端,可利用治污设施运行异常报警分析引擎、生产负荷分析计算引擎、行业分析引擎等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并预警企业偷排漏排、治污不力等行为,并通过生产负荷展现企业整体运行情况,为人员精准和非现场执法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在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中心看到,各企业生产设施和治污设施的运行情况在屏幕上一目了然。据工作人员介绍,企业电量环保系统分成四种情况会自动报警:一是治污设施停运,根据生产与治污设施用电量逻辑关系不符而反映的治污设施未正常运行报警;二是应急期间报警,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用电量变化反映的企业生产负荷降低不满足减排要求的报警;三是错峰生产报警,错峰生产期间应停产的生产设施用电量反映未停产的报警;四是联网异常,由于停电、设备故障、人为破坏或其他方式导致的数据缺失报警。
“电量系统对企业治污设施运行异常报警的准确度高达90%以上。”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该系统还有两个好处,那就是安装时无需停产停电,可快速部署;安装成本低,仅相当于在线监测设备的十分之一,运维工作量大幅降低。
目前,企业电量环保系统已经为济南市环保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服务,系统自动生成日报、周报、月报,对企业报警情况进行排名分析、及时处置。该系统应用以来,企业报警数量已下降为初期的50%,督促企业大大提高了环保设施运行率。
“企业电量环保系统实现了量化企业生产负荷,预警企业治污异常,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模式,解决了企业众多、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系统实现了辖区内污染源从人防到技防、从结果监测到“过程+结果”监测、从随机执法到精准执法的转变,加强了对企业的远程智能化,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利器”。

环保部座谈会结束以后,保定市委市高度重视,9月1日、9月4日先后召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调度会和市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环保部座谈会会议精神,并部署迅速将《京津冀秋冬季方案》及相关的配套文件印发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结合国家和省的要求,迅速组织研究制定《保定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及配套文件,下一步一是落实治本措施,也就是要在冬季采暖期来临之前,完成禁煤区气代煤电代煤建设、燃煤锅炉淘汰、“散乱污”企业整治等重点工作,采暖期到来之后,这些措施的完成正好发挥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二是落实治标措施,也就是在冬季采暖期期间,按照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的要求,加强对扬尘污染和机动车污染的管控,加强秸秆禁烧管理,加强城中村保洁,加强销售和燃放的管控,对水泥、铸造、化工、建材等行业实施错峰生产或生产调控措施,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实施行之有效的应急响应措施等等。三是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督查监察,抽调全市环境执法骨干人员,随机检查超标排放、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等环境问题以及“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不力、散煤和燃煤工业锅炉治理不到位、工业企业未完成提标改造、面源污染防控未达到要求、错峰生产未有效落实、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力等问题。四是实施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重点工作每周报进度、报进展情况。将委落实“政同责”、“一岗双责”纳入考核问责范围。对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达不到时序进度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县(市、区),将视情公开约谈。

为此,根据市的部署,今年5至6月份,由我局牵头负责,协调25个县(市、区)和市直9个部门,在全市范围内依法集中开展了一次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我们着眼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维护保定空气质量的目标,围绕“坚持标准、猛药治疾”这个原则,突出取缔违法违规建设加油站(点)和无证无照无牌加油车,查处不规范经营行为,完成油品质量升级三项重点工作,精心筹划、严密组织,创新举措、重拳出击,全市累计组织联合执法88次,出动执法人员5600人次,动用执法车辆320台次,利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摸排并取缔非法加油站点1049个,整治率达到,查扣非法流动售油车55台,处理仿冒加油站点9个,向150余个违规经营的合法站点发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推动全市所有合法加油站点按时完成国Ⅵ标准油品升级。
需要说明的是,涉油行业的治理,背景复杂、利益纠葛,治理难度较大。组织这次专项整治,为防止走过场、切实求实效,我们在市的坚强下,在坚持以往成熟做法的同时,不断创新招法,建立了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分包负责、责任追究和联合督导等制度,探索了区县组织、乡镇排查、联合治理行动机制,采取了思想转化与政策引导相结合、鼓励自拆与联合治理相衔接、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搭配、定期梳理与按时通报相的专项整治举措,分类施策、强势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拆除加油机1469个、罩棚简易房452个、挖出油罐98个、油罐注水填沙1239个。8月15日我市在清苑区专题召开了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现场会,保定市组副肖占乐、副市长王月衡等到会并作了讲话,极大地促进了我市成品油市场秩序整治行动的深入发展。
下步,我们将在“常”、“长”两个字上下足功夫。一是实现常态有效治理。按照市提出的“严格属地管理、统一、部门分工负责”的总体要求,强化责任落实、措施配套和协调联动,每年根据需要组织专项整治,突出取缔非法站点和违法经营行为,突出山区县和交通不发达地区治理,实现我市成品油市场常态化治理。二是健全长效机制。把今年专项整治好的经验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用制度机制对成品油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同时,严把市场准入关,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建立完善成品油市场责任追究制度,从根本上抓好成品油市场管理。三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在加大涉油领域打非治违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保定实际的招法,注重通过不断完善加油站(点)设置规划,引导加油站点较少的偏远地区建设合法站点,逐渐形成布局合理、数量适当的成品油零售体系,满足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所需。

除了对主要生产设施用电量的实时,分表计电还可以对二、三季度进行差别化管控,为秋冬季错峰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根据电流、电压、电量、功率等常用参数,通过管理软件对每台治污设施设定合适的报警阈值。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平台将在时间触发报警,并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推送给环保执法人员。
http://www.xf-119.com